拉伸試驗中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有什么區別?
很多客戶在了解拉力試驗機的時候,都會問產品拉力試驗機能不能做屈服強度測試,我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當然可以的,只要通過拉力試驗機就能做各種拉和壓以及彎曲的試驗。而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這兩個強度,通過拉伸試驗得出的,就是是針對拉力而言。下面【科準測控】小編跟大家講一下什么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有什么區別?方便大家區分。
1. 屈服強度
什么是屈服強度呢?屈服強度僅針對具有彈性材料而言,無彈性的材料沒有屈服強度。比如各類金屬材料、塑料、橡膠等等,都有彈性,都有屈服強度。而玻璃、陶瓷、磚石等等,一般沒有彈性,這類材料就算有彈性,也微乎其微,所以,沒有屈服強度一說。
屈服強度指材料在出現屈服現象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后,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有些鋼材(如高碳鋼)無明顯的屈服現象,通常以發生微量的塑性變形(0.2%)時的應力作為該鋼材的屈服強度,稱為條件屈服強度,而這個造成兩種形變的的臨界點的強度,就是材料的屈服強度。對應施加的拉力而言,這個臨界點的拉力值,叫屈服點。
百度百科對屈服強度的定義如下: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圖示法):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o;Fe為屈服時的恒定力。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o;Feh為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2.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后,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并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b點對應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百度百科對抗拉強度的定義如下:
抗拉強度(tensilestrength)是金屬由均勻形塑性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抗拉強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于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GB/T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抗拉強度計算公式:
σ=Fb/So
式中:Fb--試樣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頓);So--試樣原始橫截面積,mm2。
通過以上【科準測控】小編對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詳細分析介紹,相信大家在讀完這篇文章后對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有哪些區別都有所了解了吧,科準的技術團隊還整理了更多資料,例如:拉伸試驗實驗報告、試樣尺寸標準、標準、性能指標等,如果你也感興趣或者有不明白的問題,歡迎給我們留言!